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指导 > 知子花教育 >

笑气”背后:孩子的成瘾行为与被透支的快乐

来源:知子花教育
类型:

前些日子,《新京报》一篇关于留学生吸“笑气”的报道轰动了:

 

飞机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起飞,在11小时内跨越8711公里,落地北京。

 

今年5月的一天,25岁的韩梦溪坐在轮椅上,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她身上带着伤口,带着激增的五十斤体重,还带着高血压、肥大的心肌和重度肌无力的下半身。

 

同样的一幕6月底再次发生,她的好友杨丹和男友刘胜宇双双坐着轮椅回了国。18岁的刘胜宇被医生诊断为终生瘫痪,已彻底丧失自理能力。

 

过去的一年,这三位留学生人均花费几十万人民币,吸了至少一万罐“笑气”。

 

这种学名为一氧化二氮的气体,每小罐只有8克,吸食一次能带来十秒的快感,最终却使这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个个倒下,有的甚至丧失了一生的自由。

 

如果不是这件事曝出,我们还不知道,原来被黄西在脱口秀戏谑过的“笑气”有这么大的破坏力:“NO是Nitrous Oxide(即笑气),能让我兴奋。”

 

笑气,其实算不上毒品,在中国和美国都算不上,首先,它是一种氧化剂,可以用于助燃从而帮赛车加速。对,就是玩赛车游戏看到的N2O,那就是笑气。其次还可以用于辅助制造冰淇淋和蛋糕,很容易通过正规途径买到。

 

中外关于这种新型成瘾物质研究甚少,只有中日友好医院的一篇论文写到:滥用笑气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因为没有生理成瘾性,所以“笑气”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在医院正规使用的时候,笑气是与氧气混合,这样可以保证一定的氧浓度;而在酒吧之类的地方使用,贩卖者都是将笑气与空气混合,氧浓度很低,持续吸入就会产生低氧损伤(类似高原反应),经常这样就会造成神经损伤。

 

虽然“笑气”没有生理成瘾性,所产生的心理依赖性却不亚于毒品,产生的危害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报道中那些留学的青少年沉迷于笑气无法自拔,可以整日不吃不睡,几乎断掉了社会交往,后来会凭空出现幻想,难以控制情绪,厌恶自己,甚至有自杀倾向,最后身体上也会出现无法逆转的危害。但是,就算是意识到这些危害,还是抵不过“笑气”带来的短暂快感。在洛杉矶留学的林真真说:“别人是靠氧气活着,我是靠笑气。打到20分钟,我死了也没关系,至少我那20分钟都是特别开心的。”

 

虽然笑气在法律意义上不算毒品,但是我认为任何帮助人跳过努力而直接得到快乐的东西,都可以算作毒品。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事物上瘾呢?如何从中脱离出来呢?我们将从生理和心理两种机制来分析。

 

生理性机制

——为什么上瘾,因为我的身体不听使唤啊

 

作为高等动物,人类有一套哄骗自己好好活下去的机制,比如多巴胺、内啡肽这些信号分子和某些受体结合后就会让人产生开心的感觉。每当你完成一个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事情,比如吃东西,比如做爱,比如赚钱,大脑就会给你一个奖励让你获得愉悦。说句冷酷的话,我们每天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多巴胺。

 

但是仅仅是分泌多巴胺并不快乐,你还得接收到多巴胺。接收多巴胺的受体叫做“多巴胺D2受体”。(以下简称D2)如果你的大脑中的D2受体比较多,那么分泌一点点多巴胺你就能感觉到,你就容易满足。

 

D2多的人用中国的老话就叫做“知足常乐的人”。他们不需要很强烈的刺激,一点点好吃的就容易满足,再多就腻了。这类人应该会非常反感毒品。

 

D2少的人,对奖励就很不敏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完全不能让他兴奋起来,他需要超强的刺激,让大脑分泌更多多巴胺才能接受到足够的剂量——或许只有毒品才能让他获得满足感。

 

哪些因素会影响D2受体的数量呢?答案是:压力和过度满足

 

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扫描不同人的大脑证实,生存压力增大会导致多巴胺D2受体减少,所以当你身边有压力过大的人,给他点关爱吧。

 

而另一个影响因素更可怕,那就是:过度满足的行为本身就会进一步减少D2。

 

不只是吸毒,科学家针对肥胖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科学家发现,肥胖者的D2减少程度,与他们身体的BMI(身高体重指数)居然成正比。

 

也就是说越肥胖的人,脑子里的D2就越少,D2少,一般的食物就无法满足他,他就会吃更多的食物。然后更多的食物导致他更胖。更胖的话,他的D2就会更少。

 

生理性成瘾的机制大多如此,很多人说大麻吸点没关系,可是当你获得了超出你承受能力的满足的时候,你的D2将会大幅度下降,寻常的快乐就无法满足你了,然后你将会沉入海洛因等更高毒性的毒品中。

 

总结一下预防方法,第一个:压力大了快去解决,休息一段时间,和心理咨询师咨询一下,出去散散心等等。第二个就是:不要让自己过度满足,吃饭7分饱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性机制

——我不想知道,我不想面对

 

毒品,新型毒品,替代性毒品,烟酒……这些事物的泛滥其实不仅仅是生物和化学原因,社会和心理因素也占据了很大成分。“非我也,兵也”这种把责任都推给药品和毒品的行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很多“飞行员”和“吹气球”(大麻和笑气)的人,很多都是面临了心理和生活上的问题,他们选择逃避,需要从其他地方获得满足。

 

即使今天把笑气也给禁了,他们还会寻找其他的途径,有的贫困国家的孩子们还会吸食这一种东西:强力胶。

 

这些孩子会把胶水滴在塑料袋里,吸食其中的有机溶剂。有些中东地区的恐怖组织和犯罪组织会以强力胶作为报酬,让孩子们去望风之类。

 

无独有偶,美国每年有数万的学生因为偷喝含酒精的洗手液醉卧在厕所,(因为美国禁止未成年人买酒)死亡率并不比笑气低,但你总不至于禁止洗手液吧。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心理上的博弈。

 

生活中有压力,我们很多人都不会选择直面,而是逃避。无论是烟酒,还是洗手液甚至一些其他奇怪的癖好,大多是我们在躲避这些直面而来的心理问题。

 

中国古人很睿智,他们很早就可以看出:“借酒消愁愁更愁”。是的,当我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完全依赖其他途径来逃避和疗伤只会更糟糕:喝酒可以,不要一个人喝闷酒,顺带叫上三五个朋友聊聊天倾诉一下。这个时候,酒精对于你来说只是辅助作用。直面问题,无论是选择倾诉,沟通,还是专业帮助都是好的方法。

 

我们每天千辛万苦地工作,赚钱;千方百计地交友,做爱,努力获得奖励。突然有一天,就像黑客帝国里一样,在你的脑子里插一根管子,你躺在那里嗨得不得了,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解开你之前只有暴富才能解的忧愁,就像实验室里被反复电击快乐神经的小白鼠一样活活把自己嗨死。还是说你会拔下管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感?

 

面对压力和创伤,我们同时要接受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考验,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理由,当我们度过了应激的阶段,我们就要试图去行动:和朋友交流,和咨询师咨询,出去旅行……因为行动本身就会获得快感。相比于积极的面对,沦落本身就会让你更加沦落。

 

目前,吸食“笑气”受害的孩子们正在接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治疗,韩梦溪发表了《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后,二十多个吸食笑气的受害者建了一个群,在里面互相安慰。

 

群名叫“别回头,往阳光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