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动态 > 国家新闻 >

母亲本是第一天职 母爱创造社会价值

时间: 2018-05-11 15:3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秩名 点击:

温馨 绘

 周浩 摄

波子 绘
  倡导母亲归位 注重家庭建设
 
  王东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重视家庭建设”,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谈到女性要“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这些系统而又深刻的论述,几乎是党和国家历任最高领导人中,对家庭、对女性、对母职倾注最多感情与最高期望的,也是我们今天最需要认真学习与领会的。
 
  为什么总书记一再强调家庭、家庭建设而不再仅仅是家庭教育呢?
 
  当今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但也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孩子的问题比中国的更大,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么不重视家庭、不重视家庭建设。发达国家都极重视家庭建设,总统竞选时都要阐述他们的家庭政策,政府动用税收等各种政策如保护家庭……
 
  家庭好了,即使不教育,孩子也不会坏到什么程度。相反,家庭坏了,再多的家庭教育也不可能让孩子好到什么程度。
 
  习总书记为何强调“贤妻良母”
 
  家庭是源,孩子是流;家庭是本,孩子是末;家庭是因,孩子是果;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因此,家庭及其建设远比家庭教育要重要得多。
 
  如何对家庭进行最有效的建设?最重要、最简单、最易行的做法,就是让母亲归位。母亲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元素,没有母亲归位的家庭是谈不上建设的,甚至是谈不上家庭的。这就是习总书记强调女性“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重要意义所在。
 
  母亲归位为什么那么重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越高级,对生殖的条件要求也就越高。人的出生要经历漫长、烦琐的恋爱、结婚等社会程序,更要经历长达十余年艰苦繁重的孕育、生育、哺育、养育、教育过程,以至于18岁之前还被称为未成年人。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母职是天职,是所有职业中的第一职业。
 
  在漫长的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阶段,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再生产让育儿成为最有价值的工作。一直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男主外、女主内成为最经典的家庭模式。
 
  中国历史上,男人在外从政、戍边、经商,女人在家耕种、孝亲、抚幼。女人几乎不能从政、戍边、经商,科举几乎不让女人参加,女官也只是在后宫里才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也要女扮男装,这不是对女性的歧视,而是对性别的尊重。
 
  而进入所谓的父系社会(其实是男系社会),价值的中心从人口再生产转移到物质再生产,以至于今天人们无视母亲劳动的价值。因此,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是因为没有经济地位,而女性要有经济地位,就要走上社会与男性同工同酬……
 
  女权主义者的分析是对的,但开出的药方是错的。因为女性生儿育女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母亲的工作应该是带薪的工作,应该本身就拿工资,承认女性作为贤妻良母所创造的价值,是承认女性价值的第一前提,然后才是承认女性作为单位职工所创造的价值。
 
  母亲才是最好的幼儿教师
 
  理想的社会应该是男女平等、夫妻有别,乾坤分置、阴阳和谐。
 
  家庭应该是一个团队,应该有前锋有后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站位。中国现在的大问题是父亲母亲不分工,全在前场跑,没有人在后场,更没有人守门。夫妻双方都主外,筋疲力尽满场跑的结果,是捡了职场这个芝麻,丢了孩子这个西瓜。
 
  理想的家庭里,大多数父亲应该是董事长,大事把握方向,小事无须过问;母亲应该是总经理,是家庭的具体管理者、经营者。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历史,更多的都是强调母职、母教而不是父职、父教,对女性不强调男性化的社会性职场拼搏。人口再生产才是女性的生物和社会本质,这就像历史上只有女科或妇科而没有男科一样。当然现代西方社会由于全职母亲的母性过剩导致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育儿,但对于中国来说,更多的还是母性被盘剥所导致的问题。
 
  现在政府正在加大力度解决入托难,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离社会满意似乎越来越远,近些年幼儿园虐童案增多就是一个说明。
 
  其实,家庭才是最理想的托幼机构,母亲才是最好的幼儿老师。据我所知,有的幼儿园接收的孩子还不足周岁,这么小的孩子在家庭中由一个全职母亲照顾都未必能照顾得好,送到机构代养怎么能培养得好,又怎么能不出问题?
 
  所以,鼓励母亲在家带养幼儿,把补贴给幼儿园的经费补贴给母亲,效果一定不会差。
 
  让母亲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
 
  对于数千万的留守儿童,国家和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其实最重要的是“留住母亲,成长孩子”。国家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让母亲留在农村、留在家里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政府提倡“回乡创业”,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母亲先回乡。各种农村补贴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但母亲和孩子们还没有直接享受到。如果给不出去打工的农村母亲每年每家3000元补助,1亿母亲的补助只要3000亿,不过是中国工商银行一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但是其社会价值却是无可限量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母亲。透支母亲就是透支未来,这一点对于奉行少子化的当代中国来说意义极为重大。女性可以下岗,但母亲的工资应该照发。让母亲含辛茹苦地培养孩子是人类文明的耻辱,社会应该为母亲安祥乃至优雅地培养孩子创造条件。中国的未成年人问题已经在重重地提示我们必须这么做了。
 
  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没有母亲的归位,家庭建设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好在习总书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这个方向。(作者系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
 
  向斯皮尔伯格的母亲学育儿
 
  丁丁
 
  拍摄了《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和《E.T.外星人》等诸多经典影片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曾经是一个不会读写的差生。因为从小患有阅读障碍症,史蒂芬在阅读、理解、拼写和写作等语言能力方面有先天缺陷。上学以后,这个不会看书的孩子,一直是被同学嘲笑、令老师叹气的“差生”。
 
  史蒂芬上高中时,母亲丽雅·阿德勒和丈夫离异,家庭的变动对于青春期的史蒂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成绩不好、父母离异、性格古怪的史蒂芬,成了典型的“问题男孩”。
 
  人们常说,木桶的容量不取决于最长那块木板有多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有多短,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按照木桶原理,一个负责任的妈妈就应该想办法帮助史蒂芬治疗阅读障碍症,通过大量阅读、重复练习,让他逐渐明白文字的结构、文字与文字间的关系,以及文字传递出来的意义。既然阅读障碍是他的最短板,就应该想方设法将这块木板加长,一旦阅读问题解决了,他可以读懂教课书,成绩自然就提高了,也不再会抗拒学习,那些调皮捣蛋、不专心学习的坏毛病自然也会渐渐好起来。
 
  但是,丽雅却没有这么做。她认为,一旦强迫史蒂芬走阅读这条路,她和儿子便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做一件他天生不擅长的事情,而最终也只能让他成为一个能够读书的普通人而已。
 
  既然儿子不喜欢读书,何不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史蒂芬最爱拍电影,无法通过文字表述的东西,他通通宣泄在拍摄里面。14岁那年,史蒂芬让丽雅给他买了30罐樱桃,放到高压锅里煮,直到“砰”的一声,高压锅爆炸,红红的樱桃汁喷涌而出,史蒂芬满意地拍下了这个瞬间,构造了他所谓的“魔鬼诞生画面”,留给丽雅的则是满墙满地满灶台红樱桃汁的残局。
 
  “不学无术”的儿子,遇上“无原则溺爱”的妈妈,丽雅和史蒂芬这对母子,在老师、邻居和朋友心目中,就是一对天造地设的“无前途”组合。
 
  但不管他人怎么说,史蒂芬非常感谢他的妈妈。
 
  身为不会读书的差生,平常的生活令史蒂芬处处失意、羞愧难忍,心灵唯一的出路就是拍摄电影,唯有在拍电影的过程中他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先天阅读障碍症为他堵上了一扇窗,电影为他打开了一道门,并且有一个妈妈不顾旁人的劝阻坚定地为他把着门。
 
  可惜世界上像史蒂芬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多。
 
  据盖洛普调查显示,全美国有52%的成人认为,成功的人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劣势,并不断改善自己的劣势,而不是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更有77%的家长认为,孩子最主要的精力应该花在考试分数最低的那门科目上。这个调查如果拿到竞争更加激烈、更加看重他人评价和社会地位的中国来进行,相信这两个比例会更高。
 
  相信什么不足就补什么的父母,需要思考四个问题:
 
  和先天基因比起来,父母的干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塑造孩子的一生?这个塑造,不是指具体的知识或是技能,而是行为、性格和心理特点。一个先天喜欢幻想、充满激情的人,虽然也可以学习如何操作机器或起草官僚机构的公文,但他的特长和激情始终如困兽一般,无法释放。
 
  有些东西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去改变?如果人的精力、热情和时间是无限的,那提高自己的劣势自然也不是问题;但人的精力、热情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强迫孩子做一件天生就不擅长、没有热情的事情,则意味着他失去了进一步打造自己优势的机会,这真的值得吗?
 
  在塑造孩子的同时,我们可曾想到损失的是什么?若是史蒂芬当年被强迫学习读书写字,他便需要终其一生面对自己的缺点,终其一生和自己的天生不足做斗争。而这终其一生的努力,也不过将自己变成一个受社会认可的普通人而已,早已不是本来的那个自己。技能易得,自信心易逝,孰轻孰重,如何衡量?
 
  我们怎么知道哪些是需要塑造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前,纺织是足以让一个家庭、一个镇子乃至一座城市殷实的行业。而纺织机的诞生,一夜之间让纺织工匠沦为任人宰割的绵羊。现在的孩子将在2030、2040年走向社会,我们凭什么推断,我们为孩子塑造的这些东西,能和未来社会相关?
 
  人的一生很短,社会变革很快。父母的身份赋予我们影响孩子一生的重任。凭借我们有限的认知和价值观去改变孩子很容易,但做出真正有利于孩子一生的抉择却很难。唯有勤于思考、谦虚包容,才能不辜负上天赋予我们的这份使命。(作者系有机养育理念倡导者,着有《我不要巧克力味儿的苹果——剑桥妈妈的有机养育手记》)
 
  
  我好像在镜子里看到了妈妈
 
  雨濑
 
  妈妈是个心理学家,研究方向包括家庭教育。我的学历一路以来都是国内名校,所以常有不了解情况的人把妈妈的职业和我的“成功”做因果分析,“你妈妈是教育家,一定把你教育得很好”之类的评价始终伴随着我。
 
  外人知晓的始终只是表象。凭我从小耳濡目染,的确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并不认为孩子的“结果”(发展状况)完全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孩子的发展状况更多是自己的选择,父母的教育只是帮助他们辨别,却始终不能代替孩子的选择。
 
  我今天的这些“结果”,其实是对妈妈的一种模仿。
 
  妈妈不替我做任何决定和选择
 
  妈妈是心理学家,在教育孩子方面却不照本宣科。至少在我看来,她从没按照教科书的理论来养育我,甚至让我经常处于一种“放养”的状态。
 
  自打记事起,妈妈就处于一种异常忙碌的状态。我小时候她在上海深造,我们聚少离多。后来她又到北京的高校工作,我们全家就跟着她一道北上。
 
  因为忙,父母对我的直接陪伴其实是不太够的。我小时候性格有点自命不凡,总是把头埋在书里,一本接一本地读。好在妈妈不是那种平时不怎么管却又喜欢干涉孩子的家长,她虽然没法弥补陪伴不太够的遗憾,却总是为我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比如我爱读书,她就买来各种类型的书海量地充实我的书柜;高考要报志愿,她就帮我查询各个学校的不同,一一帮我分析。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沉溺于超心理学研究,这是一个即使在国外也不被主流认可的领域,“学术正统”的妈妈会耐心听取我阅读各类文献后总结的理论。
 
  考研之前,我整个人陷入严重的病态情绪,怕考不好,怕自己毕业后无处可去,更怕落人笑柄。那段时间我睡眠差到必须要垫三四个枕头,把自己弄成个钝角才能勉强休息几小时。于是妈妈卸下了工作——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她怎么挤压出整整7天的时间来陪我备考。整整7天,我们俩缩在酒店的套房里,基本上不怎么出门。她把床让给我,自己在外间支了床,不多问一句我准备得怎样,只是默默陪伴。
 
  不论我多么幼稚,多么缺乏社会经验,但还是自我意识爆棚,坚定地要自己主宰自己。妈妈了解我,一直视我为独立、平等的交流对象,尽可能不替我做任何决定和选择,帮助但绝不干涉,让我觉得很被尊重。
 
  朴素的“妈妈面”让我想家
 
  可能是由于多年专注科研,少理世事,今年已经51岁的妈妈,身上时刻伴随着一种纯粹的善良,还保持着一种旁人无法想象的少女天真。她经常会眨着眼睛,说出一句特别梦幻的话,让人感觉这是一种50多岁的人不应当有的纯真。
 
  她是许多人眼中的学术大牛、事业女性,也深得学生爱戴。可私下里,她还是鲜活、有血有肉的一个人,为家人生病着急上火、为生活琐事操心。常常刚在讲坛上做完学术报告,转身回家来就在油烟滚滚里为家人做羹汤。
 
  妈妈做饭水平很普通,但她做的面很好吃。多少个疲惫的清晨,妈妈用家乡腌制的雪菜做汤底,卧一个鸡蛋,撒一把青蒜,勾一勺辣酱。平常我对饮食要求极高,却也总吃不厌这碗朴素的“妈妈面”。妈妈的这碗面也成为我想家的一部分。
 
  其实,妈妈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纠结的人。分派给学生的工作,自己一定要细细地过一遍,也常常会因为别人的错误把自己搞得很累。不仅如此,她自尊心很强,有的时候还很固执,遇见不开心的事情会生气,会感情用事。
 
  所以我们一旦相处时间长了,一定会产生很多生活矛盾。经常吵着吵着,我会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怎么这么不理性,看问题如此不冷静?”然后就会笑着对她说:“你这小姑娘怎么这样……”于是一会儿,我俩就又很要好了。
 
  无法理解自己时我理解了母亲
 
  硕士毕业后,我离开北京去上海工作。我本科就是在上海念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妈妈曾经念叨希望我去念复旦的中文或新闻系,或者是她在这里念了硕博,有意无意地把上海深深地烙在了我心里,我爱上了这座城市。
 
  总之,即使爸爸妈妈都在北京生活工作,即使他们不是那么赞同,我还是执意去了,他们最终也同意我去了。当然,独自生活难免诸多不顺,父母远在天边,也难以给我很多支持。我总是一个人很晚还不睡,消化着这些不顺。
 
  一天夜里,工作和人际关系的焦虑击垮了我。我憎恨自己的敏感和固执,不懂自己为什么不能圆滑地处世,也讨厌这个难以相容的社会。我忽然好想要一种被安排好、被照顾好的人生,几乎不想再坚持自己了。
 
  我流着泪蹲在马桶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那一刹那,我好像在镜子里看到了妈妈。那一刹那,我也忽然明白了,当你开始无法理解自己的时候,也就理解了妈妈。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人间时,都是不完美的孩子,妈妈爱你像谁,你就是谁。因为母亲绝不会选择好一个完美的孩子,才让他来到人间。即使人生和人格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有它们必须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从妈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功课。
 
  母亲的银行
 
  孙建国
 
  母亲一生没有进过银行,手下却管理着一家银行。
 
  母亲的营业部选址于房檐下,营业部经理是芦花老母鸡,火红冠子的大公鸡任保安部主任。
 
  每天一大早,先是在外面睡觉的红冠子大公鸡气派地一翅子飞上草垛,迎着朝阳,挺起胸脯,扯着喉咙喔喔地高歌一曲。然后是芦花鸡闻声在鸡窝里扑棱一下翅膀,长伸一个懒腰,“咯咯”地叫着喊母亲来开门。
 
  母亲闻声起床,挥舞大扫帚把院落扫干净,再撒上一层包谷,然后抖抖头巾,脚步欢快地来到鸡窝前。母亲的脚步老母鸡们再熟悉不过了,兴奋地拥在一起,焦躁不安地等待释放的那一刻。
 
  母亲哼着小晨曲,挪走顶在鸡窝门口的青石板,打开鸡窝门。老母鸡们争先恐后地向门口拥挤。母亲一手麻利地捉住一只露头的母鸡,另一手迅速关闭鸡窝的栅栏门。老母鸡乖乖地趴俯在母亲的腿上等待产检。
 
  母亲左手捋着母鸡油滑的羽毛,右手食指搭在母鸡蛋窝部位轻轻一捺,脸上泛出一阵喜色,立刻就判断出今天她的活期储蓄存折上会添加一份进项。母亲检查完毕轻轻松手,母鸡立刻扑棱着翅膀加入啄食包谷的行列。母亲很快检查完所有母鸡,笑盈盈地起身端来一瓢玉米,嘴里咕咕叫着召唤她的银行员工加餐,清晨的小院里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邦邦啄食声音。
 
  母亲很偏心,先尽着要下蛋的母鸡吃,下一波是歇窝的母鸡,最后是大公鸡。如果有哪只狡猾的母鸡想浑水摸鱼,母亲一眼就能发现,轻松地把它赶出鸡群。
 
  大公鸡很伤自尊,生气地昂着头、跺着步“咯咯咯”抗议。抗议无效,母亲原则性很强,它只能最后进食。母鸡们吃饱喝足,下蛋的赶紧去抢各自的位置,不下蛋的甩着爪子跑向土堆翻腾虫子做开胃小菜。
 
  看所有的母鸡都远远离去,母亲折回身抓来一把小米,撒在地上给大公鸡开小灶。大公鸡兴奋得冠子格外红亮,快速啄击地面,喉咙里发出满意的咕咕声。大公鸡吃饱了,振翅飞上墙头,用力拍打翅膀松活筋骨,憋足力气冲母鸡喔喔高叫。母亲慈爱地看着它,明年的鸡雏可都指望在它身上呢。母亲把地上的鸡粪打扫干净,打开院门,新的一天开始了。
 
  “咯哒!咯咯哒!”外面很快传来产蛋母鸡的讨好声音,正在饭桌前布置早饭的母亲嘴角漾起一朵微笑。她一边给我们的碗里添加稀饭,一边在心里点着数。有一只母鸡没有报账!母亲撂下饭碗冲出去,在外面的柴草垛周围踅摸一圈儿,不一会儿手里握着一枚鸡蛋,边走边数落那只在外面落蛋的母鸡。
 
  天色将晚时,母亲呼唤在外面撒野的鸡群回家,公鸡母鸡闻声离开草丛,像一支支利箭飞奔回母亲的身边。母亲给她的银行员工们加夜餐,吩咐我从鸡窝里捡拾鸡蛋,数目与早晨的晨检完全吻合。
 
  母亲的鸡窝银行对全家意义非凡。我上学的学费、书本费从这里支付,家里打油买盐的钱也从这里支付,走亲戚串朋友,鸡蛋是最拿得出手的礼物。前邻后舍手头短个块儿八毛的来求借,母亲从不拒绝。“穷时候给一口,强过富时候给一斗”,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村里的孤寡老人过生日,母亲会煮好鸡蛋让我送去祝福:“生日吃鸡蛋,一年包舒坦。”那时候鸡蛋是很金贵的东西,家里来客人,清油炒鸡蛋是最高档的下酒菜,母亲的一窝母鸡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
 
  母亲没有学过经济学,却赛过一个专业理财师,她把理财观念潜移默化进我的心里:居家过日子,不仅要精打细算,更要互相帮衬。(作者单位:山东市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
 
  家风跨时空 风骨永流传
 
  杜菁芳
 
  我和孪生姐姐18岁时从大连双双考入北京的大学,后读研,工作,到美国留学,再工作,成家。回想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支撑我们渡过一个个难关,帮助我们一次次作出抉择的最主要因素,其实是我们俩从奶奶、姥姥和爸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学到的人生观——独立不依附,乐观不抱怨,追求真与善,远离假与恶。这构成了我们姐妹俩最基本的教养和为人处世的底蕴。
 
  奶奶是1904年生人。我们俩在她69岁时出生,是她最小的孙辈。奶奶不识字,不会讲大道理,倒是翻来覆去地讲一些很老的笑话和她的人生故事。我从来没觉得要向她老人家学习什么。直至离家到北京以后,面对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才意识到奶奶原来是个很强大的女性。
 
  奶奶总是特别自豪地和我说,她在丈夫不管家的情况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拉扯大8个孩子。用她的原话就是“不仅从来没有要过饭,而且每个上门要饭的,都没让人家空手离开过”。她会反复讲很多具体的细节,而且每次回忆这些往事时,从来不难过,总是充满乐观和豪情,为自己骄傲。比如她总说:“我平常一顿饭能吃20个饺子,要是和人吵架了,那就得吃30个,哈哈哈。”耳濡目染下,我们俩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特别豁达乐观。
 
  姥姥是1923年生人。她30岁时从山东的着名革命老区来到大连,一生经历诸多痛苦和磨难,却始终与人为善,举止从容。我特别佩服姥姥在大是大非面前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尽管有时这些选择对她个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苦难。
 
  我妈妈十几岁时从山东老家来到大连。那时姥姥的邻居主动提出要帮妈妈在火柴厂找一份差事,因为他们家同岁的孩子都已做工挣钱补贴家用了。虽然姥姥从未上过学,生活不易,但她还是断然拒绝了。她历尽艰辛供我妈妈上了卫校,才有了后来妈妈在医院的职业生涯。后来每当我遇到人生重大抉择时,也总问自己,该选择相对容易的路,还是选择正确但更艰难的路?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走人间正道,哪怕那意味着更多沧桑。
 
  妈妈卫校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了40年。改革开放以后,她努力追求接受更高的教育,在我们俩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留下很多专心自学、写文章的画面,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妈妈退休十多年后,我陪妈妈回医院,时不时就有人过来热情地说,感谢金主任当年的帮助,而妈妈自己却不记得了。70多岁的妈妈骨子里是个善良侠义的人,乐观独立地抗癌5年有余,还坚持撰写医院院史。她的善良和对写作的热情,对我们姐妹影响深远。
 
  现今我们离家已25年整,与父母远隔千山万水,与奶奶和姥姥更已阴阳两隔。但她们美好的品格,却跨越了时空,时刻激励着我们做自立、乐观的女性,努力追求生活和事业的真与善。
 
  当年我申请到美国留学的时候,被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半奖录取,被明尼苏达大学全奖录取,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明尼苏达大学。虽然哈佛大学很有名,但是如果挣得面子的代价是要依附别人的赞助,那就不符合我们家的门风。明大的全额奖学金让我可以独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选择明大就是选择了独立。
 
  感恩她们传给我们的风骨与智慧、独立与乐观、追求真善美的做人原则。这些家风看似抽象,却实实在在强大到可以超越时空,影响着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重大决定。(作者系美国罗格斯大学文理学院教导处副主任,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