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动态 > 国家新闻 >

提高孩子“媒介素养”需从家庭入手

时间: 2018-10-22 10:4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作者: 陈若葵 点击:
  在全媒体时代,儿童青少年接纳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面临的信息挑战也日益严峻。

  据媒体报道,一份由北京、广州等全国10个城市青少年宫(活动中心)老师和儿童历时3个月调研完成的《2018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日前在广州发布。报告显示,在全国接受调查的1543名少儿中,超过79%的少儿偶尔会加陌生人为网络好友,71%的少儿最担心的是在游戏交友时被骗钱。另据中央网信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51亿,其中青少年网民为2.77亿,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由于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样式的普及,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儿童青少年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如何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使之更好地驾驭信息,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不少孩子缺乏媒体信息辨别力

  依依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每天下午放学回家,依依都会拿着姥姥的手机玩上半个多小时:有时打开一款在线电台APP,从里面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节目;有时打游戏,或者跟同学视频聊天……7岁的依依在使用方面显然更有“天赋”,姥姥手机里很多“沉睡”的功能,一点点被她开发出来。偶尔姥姥在生活中遇到一点问题,她第一时间抓起手机或打开电脑,轻松地说:“那百度一下呗。”

  儿童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而成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而在2017年9月举办的“广东省少年儿童网络安全论坛”上发布的《2017年广东省少年儿童网络素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下载安装喜欢的视频、游戏和音乐”“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研究游戏攻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视频和观点”“限制软件读取个人信息”“主动加入网络社群”“在社交账户上拥有粉丝”“在社交媒体上与偶像交流”等8种网络关键行为上,初一的孩子已全面超越他们的家长,14岁成为网络安全问题高危期。

  《报告》还显示,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在网络上的活跃度却越来越高:有24.2%的7岁受访儿童曾经研究过网络游戏攻略,61.0%曾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8.5%进行过网购;14.4%在网络上发布过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7%的受访儿童表示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部分孩子3岁已经开始使用QQ和微信!

  由于网络监管发展的速度滞后于网络本身发展的速度,儿童青少年既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受害者,这些伤害已经远不止常见的网瘾、色情内容泛滥等。儿童青少年热衷于使用网络,他们借助新媒体接纳的一些信息是没有经过过滤的。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儿童青少年对媒体信息缺乏辨别能力、不能区分媒介现实与生活现实。比如,在媒介认知方面,绝大多数小学生对网络中的新闻信以为真;相当数量的小学生会将电视剧中虚构的情节当作真实的生活,喜欢模仿其中的冒险行为,甚至相信死能复生;也有一些未成年人将线下暴力行为通过网络非法传播、青少年被拍裸照上传、因网络泄密而被侵害或侵权等事件并不少见。

  儿童青少年缺乏对事物的鉴别能力,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确实存在自我控制力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薄弱的问题,而他们又正面临着一个庞杂的信息环境。为了避免儿童青少年受到有害信息的侵扰,培养他们正确认识、理解、甄别并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媒介是培养亲子关系的一个好契机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在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环境下,用儿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全面认识和正确辨别无处不在的媒介、能够对所接收和创造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合理享用大众传播信息,趋利避害,从而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力量。媒介素养教育的要义,是培养儿童青少年“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它作为一种养成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

  面对当今网民年龄低龄化到幼儿阶段的现状,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不少孩子接受信息的程度和使用网络的能力都超越了父母,家长的权威急剧下降,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对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态度上,不少家长容易采取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一是完全杜绝,忽略了新媒体对儿童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另一种是放任自流,对其使用完全不加以监管与约束,导致他们沉迷于网络,或是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

  因此,今天的家长需要比以往的家长更多地去学习数字时代的相关知识,先行一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以身作则,并遵循一个原则,即与孩子的关系是约定而不是控制;是分享而不是灌输,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数字轨迹”,比如孩子在网上做什么,对哪些网站感兴趣,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网络,共同了解相关信息,甚至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

  家长对孩子进行媒体素养教育,需要树立一个理念,即“媒介是一种工具”。媒介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是孩子能用它做什么。在向孩子传授媒介素养知识过程中,家长应以孩子喜欢接受的方式,尽早培养其网络安全意识,帮助孩子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他们合理、有效、健康地使用全媒体。这其实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不同,家长不妨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对8岁以下的低年龄段孩子以建立习惯和规则为主,如不泄露个人隐私,不随意下载、购买游戏,拒绝网络不文明行为等,发现有不良行为则予以干预或制止。对8岁以上的孩子以沟通交流为主,引导他们学会判断信息源的真假,不能人云亦云或不加分辨地传播;拒绝与不认识的网友见面;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不看不该看的信息,鼓励他们从新媒体使用中学习新知,规避负面影响。同时,家长要放下身段,善于向孩子学习新媒体知识和技能,以沟通代替权威,不露痕迹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合力

  在如今这个通过多媒介获取信息的时代,单靠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显然力量不足,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发力,创造一个优质的媒体生态环境。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尚未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它只能以一种与传统学科相融合的形式出现在校园中,如把传统科目里可以与媒介素养教育契合的知识点找出来,在教授传统科目时也教给学生一些媒介素养的知识。尽管如此,少数教师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会带着学生们讨论有了平板电脑后,包括书在内的传统媒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时间合理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还通过女孩见网友失踪、随意公布自己GPS定位暴露隐私等微博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自我保护……

  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分阶段进行:四年级学生学习信息的辨别、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基本知识,五六年级学生则接受学科融合式教育和跨学科的主题教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以活动育人的方式,开展了儿童媒介素养教育项目,如“我的镜头会说话”活动,老师指导孩子们用相机记录下家庭生活中的节俭之处和各自的节俭小窍门,诸如节电、节水、使用文具物品等,据此素材制作出以“节俭拍拍秀”为主题的PPT,集中展示。活动让学生了解镜头也是一种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教会孩子使用镜头语言记录事实、表达自我;学会分镜头脚本创作,如拍新闻、讲故事等;学习多媒体制作,认清并抵制不良大众媒介的影响,文明上网,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少年儿童认识媒体、运用媒体的能力,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媒介观念,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据媒体报道,广州市少年宫较早开设了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此后又在广州的13所学校开展了与学校学科教育、校园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家校互动等相结合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试验。如广州市梅园西路小学开发“电影课”,将影片中有价值的素材加入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学中,在活动课上组织孩子们制作电影海报、手抄报、传唱电影歌曲等,并引导学生拍摄了《最想跟父母说的一句话》等微视频。

  据了解,不少地方已经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并以课堂学习、平台建设、社团活动等方式付诸实施。广州市少工委还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套同时面向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媒介素养》丛书教材。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推动媒介教育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立法推动。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儿童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首次提出将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这无疑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当然,要让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媒介素养教育真正在中小学幼儿园普及,把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一个过程。

  前车之鉴

  看看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

  英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率先在部分地区的小学中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必修课,20世纪90年代开设了相关的媒体研究课程。目前全英的绝大多数中学都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实现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全覆盖,并逐步成为终生学习的重要内涵。

  美国

  在21世纪初,作为全美跨学科媒介教育“吃螃蟹的州”,马里兰州将媒介素养课程整合到语言艺术、社会研究、数学和健康课程中。而据南加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各州的教学内容中,媒介素养除了出现在与语言和传播学相关的课程中之外,还主要出现在健康与消费者研究(98%)、社会、历史与公民研究(78%)等课程中。

  加拿大

  作为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发源地,安大略省的媒介素养教育有明显的阶梯分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幼儿园至8年级、9~10年级、11~12年级,这三个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采用融入语言课的方式进行。每个阶段有各自的教育目标。孩子们在课上接触和思考的议题包括身份认同、网络营销、种族与性别、安全与隐私、烟酒广告等数十个话题,使媒介素养教育具备了跨学科的属性。(记者 陈若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