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动态 > 国家新闻 >

代表委员关注学前教育难点痛点 幼有所教要突破“老大难”

时间: 2019-03-11 09:24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作者: 周韵曦 袁梦佳 点击: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尽快满足家庭期盼,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幼师缺口大与公共投入低并存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幼师缺口达63.5万人。同时,我国学前教育仅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65%,与义务教育的45.49%、高等教育的26.10%相比,差距明显。
 
  “我们在安徽、贵州等地调研中发现,公办园普遍缺编、少编,甚至无编,与之相应的是财政投入捉襟见肘。”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指出,公办园“人难进、人难留”成了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共投入尚显不足的学前教育领域,民办幼儿园近年来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民办园机构数量及在园儿童数分别达到16.04万所和2572万人,占比分别达到我国幼儿园总数的63%和幼儿园总人数56%。在一些地方,民办园甚至成为学前教育服务提供的主力军。
 
  “当前学前教育新政提出,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收费低廉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接受平等学前教育的权力。”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胡卫委员发问:“现有财政投入格局,如何支撑学前教育庞大需求?现有编制体系,如何填补专任教师的巨大缺口?”
 
  “花钱买机制”破解学前教育难题
 
  在胡卫委员看来,解答好这些问题,必须创新思路,构建政府“花钱买机制”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模式。
 
  他强调,这其中,要把握好两个关键词:一是“公平”,一是“效率”。
 
  “所谓‘公平’,就是要保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平,力促不同地域财政投入公平,缩小园际办学条件的差距,消除不同类型幼师待遇差别。”胡卫委员说。
 
  所谓“效率”,胡卫委员认为,一是要提高财政经费使用效率,二是要完善学前教育“购买服务”机制设计。“目前民办园得到的公共财政资金不如公办园,如果全由公办园取代民办园,政府将不得不增加更多的财政支出,这无疑是笔难以负担的巨大开支。”对此,他建议,应在学前教育领域,探索实践政府购买服务。
 
  他认为,香港的“教育券”制度值得借鉴。“香港将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资金等额量化,并以‘教育券’形式发放给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无论公办、私立,其入读的幼儿园就得到一张‘教育券’,凭此到教育部门去换取公共财政资金。教育券在保障基础公平前提下,赋予了儿童及家长更多自主选择权。”
 
  兜好农村学前教育的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
 
  据教育部2016年统计,目前全国幼儿教师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水平,占总数的56.37%。而在广大县镇农村地区,本科毕业的幼师更为稀缺。“幼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新野鼎泰电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表示。
 
  同时她还发现,“总体看来我国有正式编制的幼师占比较低,在农村,幼儿园所分派的幼儿教师编制比更低,只占到10%左右。”在她看来,“非在编教师没有晋升评选职称的机会,工资等福利也较少,这是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发生教学事故的主要原因。”
 
  “结合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实际,必须按照‘幼有所育’的要求,不断强化学前教育发展保障,努力办好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代表认为,要切实解决“入园贵、入园难”问题,落实好“幼有所育”的要求,就要不断健全财政、家庭、社会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快普及,扩大普惠,尽快建成务实有效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特别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民办资源难以进入,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完善办园机制,按照一个行政村至少办一所幼儿园的要求,采取编制安排一点、购买社会服务解决一点的办法,配齐幼儿园保教人员,因地制宜办好农村幼儿园,兜好农村学前教育的底。”罗萍代表表示。(周韵曦 袁梦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