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动态 > 国家新闻 >

着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 2019-12-31 13:19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作者: 耿兴敏 点击:
    ——专家解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必不可少的方法与途径。对于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具意义
 
    ● 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大力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温馨而潜移默化的渠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既有系统的顶层设计,也深度切合时代的实践要求。
 
    从何处入手,着重通过什么途径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实施建议。
 
    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菊华说,《纲要》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开展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理论讲清楚、把现实讲明白,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的理性认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海兵表示:“青少年处在思想发育期和旺盛生长期,思想活跃,激情充沛,社会敏锐度高。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他们接受的特殊逻辑,需要把知识、价值、审美结合起来,实现知识讲解、形象化认知、实践体验、审美趣味的统一。”
 
    《纲要》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安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必不可少的方法与途径。对于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显然更具意义。
 
    建构新时代爱国主义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体系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胡菊华表示,首先要爱国家,这样的价值观是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和落脚点。
 
    胡菊华建议,要从三个方面着力而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新时代爱国主义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体系,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贯通起来;要唤醒、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体意识,我爱我的国,增强“强国一代有我在”的主体责任意识;要着力研究、遵循和把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知、情、意、行规律,深化爱国认知、丰富爱国情感、明确强国志向、实践报国之行,实现知行合一。
 
    《纲要》提到八项基本内容之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在北师大版地方课程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副主编刘一看来,对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而言,意义特殊。
 
    “这为青少年认清个人荣辱、家庭兴衰与社会福祉、国家前途的密切关系,培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建立了内在的逻辑支撑。”
 
    绵延了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识,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是爱国的深层次表现;对传统文化的亲近、理解和认同,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条件。”刘一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建立了内在逻辑支撑、奠定了深厚文化基础。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容,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刘一看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多种实施途径。例如,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觉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经世济民、精忠报国等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通过开发传统音乐、棋艺、书法、美术、工艺等课程资源,使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灿烂的物质文明成就,感受祖先优雅的审美趣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何海兵则建议:“学术界要加强研究,洞悉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认识规律,把握青少年的知识层次、审美品位、生活趣味,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以史为鉴 着力培育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早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兴起热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陈安说,通过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怀着更为真挚的爱国情感去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在新时代,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是一种教育责任和教育使命。爱国主义教育要覆盖全体青少年,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日常化、常态化、社会化,不懈怠、不松劲、不打折扣、不搞盲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何海兵表示,要适应时代变化,按照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了解爱国知识,培育爱国意识,滋养爱国情怀,提升爱国素养,成长为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
 
    陈安认为,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主动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让广大青少年从“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触教育”,应该成为今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方向。其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和平台的作用,让科技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突破点。
 
    陈安建议,有效打造一批高质量在线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可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来进行大范围的高效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短视频、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沟通平台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吸引青少年学生去关注,并逐步将这些情感内化为内心的爱国信念。
 
    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妇联持续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亲子活动,创新开展“我们的节日”家庭亲子特色研学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各个阶段工作。发挥妇女“两个独特作用”,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将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
 
    这只是各级妇联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缩影。
 
    对此,专家们建议,大力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温馨而潜移默化的渠道。(□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耿兴敏)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