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陆 X
登录 / 注册

家长遵循年龄特点才能轻松培养好孩子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来到父母身边,其实就开启了身心健康之旅。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人生历程八阶段”理论中,指出孩子每个阶段心理、社会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会产生积极的品质,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所以,了解孩子年龄阶段性的特点,并且依孩子的心理施教都会收到好的效果。

  家长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作孩子心理健康的护航者。

  在婴幼儿阶段要有高质量的陪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自由安全地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学龄前的儿童其实要学习的人生任务也很多,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开始,了解并且适应家里人的相处模式,对孩子而言绝不是一件易事。在这一年龄阶段,家长是孩子绝对安全的心灵港湾。

  一些家长爱吓唬孩子:你要不听话,我们就把你送到狼外婆那,我们就不爱你了……家长的这些言行都会在幼小的童年投下阴影。

  对于学龄期的儿童,小学一年级的学校适应是家长需要注重的问题。比如有些孩子不适应学校的作业、不能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听课,这些行为方面的状况若不能得到及时关注,也会影响孩子对学校的认知。

  校园的被孤立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家长的参与关注。小学高年级开始友谊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小朋友更加容易因为友谊而受到伤害,因此父母也要敏感地觉察孩子在友谊中受到什么影响,及时给予疏导与帮助。

  进入初中,学习压力陡然增加,不是每个孩子可以瞬间适应高节奏的竞争性生活。作为家长,更要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以外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感受,而且加入青春期的到来,孩子易出现厌学、情绪波动,这个时期,对于家长更多的是与孩子同在,对孩子的言行不评判、不评价。家长绝不可以仍然把青春期的孩子当娃娃,随意批评、指责等。

  第二,针对孩子的特点,开展润物细无声的培养与影响。

  每个孩子的气质、性格、人格特质都不同,对家长而言,要了解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对于敏感而且内向的孩子,更多鼓励与支持,特别是当孩子在新环境如上幼儿园、上学等重要节点上要多关注,多关心,多询问;对于“熊孩子”,首先要有规则意识,用规则守望一切,在特殊情境下惩罚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父母要做好孩子成长的榜样。

  夫妻关系和睦,有爱的家庭是健康孩子成长的沃土。孩子在一个有爱的家庭中,从父母相处到家人互动及其社会交往中,习得健康的交往方式,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心态健康是孩子人格完善的基石。作为父母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评判、不指责、不比较,这样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然宽松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可以顺着自己成长的节奏自由生长。

  积极引导与疏导,给予孩子创设一些挫折情境,提升孩子挫折耐受力,比如游戏中不总是赢,比如让孩子亲自参与其中,以体验代替说教。

  培养一个乐观健康的孩子,需要父母做出不懈的努力。作者:段鑫星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心理专家)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