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教育,人们总觉得它是严肃、认真、一本正经的,是发生在教室、课堂里的。教育其实和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尤其是如此。我们每天的家庭活动就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载体。家庭活动应该是美好的,充满人性和人文关怀的,但同时也一定符合教育的科学性,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建议高质量亲子活动要做到5个“每天至少一次”:每天至少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对话;和孩子一起疯狂傻笑;一次身体接触(拥抱、亲吻等);放下“教”孩子的念头跟随孩子玩;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5条建议在我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满足成长需要 丰富人生体验
家庭活动是家庭成员一起参加的活动,这里特指父母和孩子之间开展的活动,如和孩子一起阅读、吃饭、做运动、做游戏、看电影、旅行,等等。当我们每个人想起家的时候,常常会想起与爸爸妈妈在客厅里相处的温馨时光,在户外与爸爸妈妈一次快乐的玩耍,全家一次难忘的旅行……这些都是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带给孩子美好的回忆,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礼物。
研究表明家庭活动的作用非常多。作用之一,提高孩子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家庭活动既能够直接提高孩子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又可以显着地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家庭功能。
作用之二,有助于孩子人格、情绪、心理的发展。高质量的家庭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提高自信,也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技能。家本身就是一个沟通和社交的场所,最初的社交就是从家开始的。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家庭活动与家人建立的心理联结让孩子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也能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作用之三,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满足孩子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家庭活动能成为孩子生活中独一无二、刻骨铭心的经历,这种家庭经历能极大地丰富孩子的人生,满足孩子多样的心理需求。曾经有一个男孩因为厌学,爸爸花了整整4个月时间跟他一起骑行8000公里,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厌学情绪、增强了亲子感情,更开阔了他的视野、磨砺了他的意志,成为他铭心刻骨的一段人生经历。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绝不是吃饱饭学习、学习完再吃饭、读书累了睡觉。家庭生活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求,让孩子从中汲取到足够多的成长养分。
作用之四,提升父母自身的生活满意度。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父母参与家庭活动越多,对婚姻满意度也越高。所以家庭生活不仅仅对孩子重要,对父母自身也重要,家庭活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时间少活动单一 “人在心不在”值得警惕
有一个8岁男孩曾写过一张请假条,被称为“最萌请假条”。因为暑假到了,爸爸说工作忙不能陪孩子,所以这个男孩给爸爸的领导写了一张请假条,请领导同意爸爸暑假陪他出去玩。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爸爸妈妈在忙工作或在忙着玩手机,所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或者交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里面……家庭活动现状不容乐观。
现状一:我国家庭活动时间较少。宜家曾在2015对全球12个国家近13000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中国家长陪家人的时间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工作日。中国家长陪家人的时间是2.8小时,全球平均水平是3.8小时。中国家长在周末陪家人的时间是6.9小时,全球平均水平是7.2小时。
现状二:家庭活动集中且种类单一。根据《宜家玩耍报告2015》发布的数据,中国家庭活动频率最高的前三项是:一起看电视(80%)、一起吃饭(75%)、一起使用电子设备(67%)。不仅缺乏外出、户外、运动等类型的家庭活动,即使在家里,父母与孩子的家庭活动也是非常单一的。
现状三:家庭活动中的“隐形爸爸”。爸爸比妈妈更少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现在有人提“丧偶式教养方式”这样一个概念,指的就是母亲仿佛丧偶一般,因为父亲在陪伴与教育孩子中几乎不存在。
现状四:人在心不在式的陪伴。还有一种现象要特别警惕,就是父母形式上跟孩子在一起,但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育儿网曾联合宜家对我国15792位家长调查发现,约一半的父母跟孩子玩耍时心不在焉。也就是说,即使陪孩子玩的时候,有一半父母几乎跟孩子不互动,在处理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在旁边玩。这样的家庭活动起到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起到负面的作用。
促进家庭亲密度 提升家庭适应性
应该怎么安排有效的家庭生活,让家庭能够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四个问题是我们家长需要知道和了解的。
应该安排什么类型的家庭活动?
心理学家拉蒙·扎布里斯基和科米克·布莱恩提出家庭休闲功能模型,将家庭活动分为核心家庭活动与平衡家庭活动。核心家庭活动是高频率、低消费、无须策划的家庭活动,平衡家庭活动是低频率、较高消费、需要策划的家庭活动。
核心家庭活动就是我们日常跟孩子在一起的活动,在家里或在家附近跟孩子一起玩,最典型的一个场所是家里的客厅。平衡家庭活动常常时间较长,离家较远,如全家户外露营或外出探亲旅行等。
研究表明,核心家庭活动和平衡家庭活动都能促进家庭的亲密度,即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提升家庭的适应性,即家庭应对突发问题能力,但核心家庭活动的影响更大。我们要特别重视核心家庭活动的重要作用。有研究证明父母和孩子一起吃晚饭的频率越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我们课题组做的追踪研究也表明,和父母一起散步、一起运动频率越高的孩子,亲子关系越好,成绩越好,网络成瘾问题也越少;和父母一起看电影、阅读更多的孩子,感恩意识越高、亲社会行为越多。
如何合理计划家庭教育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是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关键。一项对青春期孩子的研究表明,每周亲子共处时间增加1小时,孩子不良行为会降低16%,酗酒行为减少14%,吸烟行为减少11%。
如何保证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通过制订每周家庭活动计划可以显着提高家庭活动时间。每周家庭活动计划需要对一周中的每日家庭活动进行具体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做什么活动,在哪做活动,什么时候做活动,怎样做活动。
因此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商量、合理分工。可以固定以周为单位的一些核心家庭活动的时间,如周四是阅读日、周六是洗澡日。如要开展平衡家庭活动更要提前规划。
谁带孩子开展家庭活动?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共同养育。有许多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程度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一个追踪研究发现,孩子7岁时父亲参与教育越多,孩子16岁时的情绪、行为问题越少。另一个追踪研究发现,孩子16岁时父亲参与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33岁)的心理问题越少。
父亲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父亲可以利用权威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发挥自己的体能优势,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母亲可以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多照料孩子的生活,利用母亲的情感优势增强亲子关系。
怎样开展高质量的家庭活动?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父母亲与孩子活动时有积极情感投入才能真正利于孩子的发展,活动才有意义。而积极的情感投入会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如点头、舒展眉头、注视孩子、抚摸和拥抱孩子等。
家庭教育应该是自由而温馨的,是发生在家长每天对孩子的陪伴中、与孩子每天在一起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家庭活动就没有家庭教育。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家庭活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最好的教材是儿童的生活,最好的教室就在客厅和大自然里,通过家庭活动,让家庭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作者: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