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张先生反映,自己孩子今年升入初一,但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孩子从小学开始,语文基础就比较差,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但是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孩子面对语文产生了抗拒的心理,对待作业也越来越不上心。作业不认真完成,知识点没有巩固,成绩自然难以提升。对此家长焦急万分,希望专家支招指点迷津。
专家观点:
孩子的语文成绩不理想,抗拒学习,家长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越是这种时候,家长们就越是不能着急。
首先,家长们需要认识到,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初中语文的学习。我们需要有耐心,就像建筑大厦一样,所有的高楼都不是一天之内建造而成的,需要一步一步按照程序来。
因而,在心态上,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心急,要有耐心。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语文成绩,明白成绩的真正含义。我们关注考试,不是关注考试的分数,而是应当从考试中,发现自己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其次,教会孩子学会审视自己,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从每天的学习、每次的考核中,学会分析自己的问题,是哪些部分的内容自己没有掌握好,哪些内容自己还不理解,请求老师、同学们帮助,对症下药,循序渐进解决。
对于语文学习,一开始不要心急,追求面面俱到,要学会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比如“拼音、病句训练”等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起。再如每天的语文学习,除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外,书上的基础知识,如书本上的字词,是否能正确掌握其读音、词义、运用的方式等等。
再者,带领孩子体悟生活。语文并不只局限于课本,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痕迹,爱看的小说、电视(内容须正面积极向上的)等等,都可以让他们用学习的眼光去看待。
比如从中认识一些课本上没见过的生字、名言警句、俚俗语等等。让他们从喜欢的事物发现学习的奥妙、乐趣,从侧面减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抗拒,一步一步慢慢地正确面对语文学习。(长圳学校 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