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美家庭 > 育儿分享 >

高考来临 将心态调整到最佳

时间:2019-05-30 14:18来源:大众卫生报 作者:董芳 点击:
  随着高考日期临近,很多考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已影响了日常学习。考生如何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掌握“紧张”的主动权造成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家庭、学校和考生自己。

  高考是对考生学业成绩的大检阅,是体现高中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很多学校对高考应考工作抓得比较严。因此,复习阶段的考生在教室里感受到最多的是沉闷、压抑的气氛,以至于很多考生在最后阶段不愿进入教室。

  同时,由于目前的教育制度,高考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是无可比拟的。很多家长因考虑高考失利后孩子的前程,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望子成龙心切。又或者总是将孩子与身边朋友的子女相比较,给考生造成很重的思想负担,以至于很多学生在考前已出现自闭等心理问题。

  另外,从心理和生理上看,参加高考的考生迫切需要的是成年人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能得到社会尊重的最好捷径就是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很多考生在考前过度自我加压,加之整个复习生活过于单调、时间仓促,大脑的静态、动态休息不能保障,造成了很多考生在应考复习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学习效率逐渐下降,恶性循环。

  营造温馨和谐的外部环境考生存在紧张、焦虑等状态是正常的心理表现,关键是怎样把“紧张”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学校应为考生营造一个比较宽松、活泼的氛围,同时老师不必统一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宜。其次,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过分看重高考,尽量不要对孩子提出报考某某大学的要求,并且,不要总是赞扬其他孩子或同学,而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多赞扬他们的长处。

  正确对待“磨刀”与“砍柴”

  作为考生应该对高考保持良好的心态:

  强化自信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实力和心理素质的水准,实事求是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要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不要盲目地与比自己强的同学攀比,每个学生只要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面对考试,如果出现过度焦虑,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暗示来排解。如“今天精神真好,我能考好”“紧张是正常的,没关系,做个深呼吸,放松”“太棒了,我又做完一题”……调整和优化情绪。最后的复习阶段要注意变换形式,可以将几门课程交替进行,最好是文理相间。

  学会“动态休息” 每天听10分钟音乐,做20分钟运动,与同学及朋友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球等。

  针对已经出现了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考生,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心理医生的调理和医治,有助于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切不可讳疾忌医。(董芳)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