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指导 > 知子花教育 >

4名学生将小狗从高楼摔下致死!残忍的背后,是对每个家长的警示……

来源:知子花教育
类型:品格塑造

2月20日,网上曝出了一段视频,在山西临汾霍州的一个小区内,几个男孩把一只小狗从20楼扔了下去

视频中,一只小奶狗被吊在了高楼的窗外,它的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一个男孩站在窗户内拽着绳子。

小狗害怕得发出嗷嗷惨叫,而几个男孩却笑得开心,似乎很享受它在极度恐惧下求救的嚎叫

笑了一会儿后,他们倒数“三二一”,然后松开了手中的绳子。

随着绳子的拉拽,小狗的身体被迫一点点离开窗台,它紧紧地抓着窗沿并奋力挣扎,但无济于事。

最终,当人们在楼下看到小狗时,它已经没了气息。

几个孩子就这样残忍地夺走了一条同样年幼的生命,他们甚至以此为乐,把小视频发布到网上,引来大量网民的关注和谴责。

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当地公安局也就此事发布了通报。

事情虽告一段落,但网民心中的愤怒难以平息,为什么这些孩子竟然对生命如此冷漠,没有一点慈悲怜悯之心?

许多人表示,孩子做出如此残忍的举动,家长和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严重的教育问题!

@愿你新年快乐:这四名学生的行为,家长有责任,同样学校也有责任,在这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

@淘气天尊: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父母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肯定有问题!如果连孩子起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无法正确引导,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废了!

@王有银律师:漠视生命终归不是正道,14周岁上下的孩子正值初中年纪,若不被及时地树立正确的三观,走上了不正之路,以后纠正恐怕会更难。

尽管我们从小就告诉孩子,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说到虐待动物,近年来此类新闻层出不穷,且越来越低龄化

2017年7月22日,浙江溪口。一个中学生将流浪小狗当玩具一样,多次抛起摔下。期间狗狗嘶叫不止,最终奄奄一息。

2020年10月18日,江苏南京。一个11岁男孩将宠物店的小猫引到门口,用门缝狠狠夹住猫,之后又在店外追打,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

2021年10月9日,四川宜宾。一个8岁男孩私自对刚出生不久的小狗进行疯狂虐待,不停地摔打脚踢,导致小狗双腿股骨断裂。

对此,儿童心理学家表示:孩子之所以会虐待小动物,除了少数的好奇心,大多数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怒、郁闷等。

这是孩子有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严重的,还可能是具有品行障碍

1   什么是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或少年反复出现违反与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纪律的行为,属于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

具有品行障碍的孩子从小便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喜欢欺负别人、虐待动物;长大一些后还会出现破坏他人财物、惯性偷盗的行为。

更可怕的是,一般在孩子出现此类征兆时,有的父母往往会做出选择性忽略,比如虐待小动物的行为。

孩子在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会进入“破坏”环节。在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残忍”对待其他生物,是一种乐趣。踩蚂蚁、捉蜻蜓、捏死虫子、欺负自家宠物……许多人小时候,似乎也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有些父母觉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然会有同理心和道德感,“残忍的破坏”行为也就会自己消失。

其实不然,父母的不作为,会让孩子认为这是大人认同自己的观念,从而变成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承受了一定心理压力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便会引出隐藏的攻击性,并在不能直接还击的时候,找小动物或者弱者作为发泄的替罪羊。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的品行障碍会慢慢减轻,但有的孩子则会演变为暴力犯罪。

1997年马萨诸塞州反虐待动物联盟和东北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中表明:虐待动物者对人类进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5倍,对财产犯罪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4倍。

所以,当孩子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时,不要单纯地把它定义为“不懂事”,也不要抱侥幸心理,期待品行障碍自行消失。事实上,父母的不良行为和孩子的品行障碍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2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孩子产生品行障碍?

3  家长该如何防止孩子出现品行障碍?

如果发现孩子有虐待动物的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了解孩子行为的源头

孩子会虐待动物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孩子是因为年龄和认知上的局限,会把动物当作玩具对待,出现普遍意义上的虐待行为。

如果是这种原因,父母只要对孩子耐心解释,让孩子明白动物和玩具的不同,那孩子渐渐就会不再伤害它们。

如果孩子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或是情绪压抑,那一定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和情绪。

有的时候,同学、老师的一些语言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只有弄明白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去沟通。

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正确处理

找到了源头,还要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觉得自己消极、不快乐等情绪是不被父母认可的,所以会悄悄发泄在同学或者动物的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更没有丢人一说。

孩子接纳了自己的情绪,便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待情绪,思索面对它们的方法。

这个过程,还需要父母的引导。比如孩子感到很愤怒,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运动的方式去排解;孩子感觉很委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大哭一场,或者痛痛快快地唱一阵歌来宣泄。

当情绪平复了,解决事情的方法也更容易找出来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要恰当

过分严格的爱,会让孩子产生压抑之感,不敢毫无压力地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过分宠溺的爱,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二者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父母只有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爱,才能让孩子在感受到爱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去疼爱他人。有了这样的同理心,孩子自然也不会去虐待动物了。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小看虐待动物这一行为,小小的举动,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结果。

一位合格的家长,是不会忽略孩子行为背后的源头,也不会放任孩子不好的行为。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把不好的心理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由衷希望

虐待动物的事件能够少一些

当我们倾尽全力关爱孩子的时候

千万别忘了让他们也学会

保护弱小,关爱万物

敬畏生命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