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减负增效格局下有温度的家庭教育生态重构

时间:2022-04-29 13:24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admin 点击:
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维度,它既关乎家庭成员福祉,又关乎社会文明进步。“双减”指向家庭教育的人文性复归,转向家庭教育的内质性成长,同时促发情感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性价值审视。家庭教育持续增效需找到供给其自我成长的内源性支持系统,这需要具有专业优势的学校教育赋能:挖掘家庭情感性抚育成长价值,支持家庭重获情感教育自信;重视儿童“完整生命”培育,家校合力实现整体教养;引领家庭情感文明建设,开创家庭情感教育新境界。“双减”后时代能否迎来“美好的教育生活”,除了家庭秉持情感教育定力、铸就有温度的情感联结,教师发挥情感教育先锋力量、重构成长型家校新秩序外,同样呼唤迈向共情时代的家校社共育,筑就儿童友好教育生态。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根本目的是回归教育本质,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提升学校教育品质,重构整个社会教育生态。然而,“治理教培乱象易,拆解家庭教育症结难”,仅靠外部政策约束与家庭一己之力尚不能根治,“双减”后,家庭教育迫切需要聚焦其人文转向与社会情感文明的联合促进,强调“内在提质创新的‘治本’”与外在协同共育的文明之力的积极联合,以此共筑有温度的家庭教育新秩序、新生态。
 

一、抱朴守真:“双减”助力家庭教育固本清源
 

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蕴含着某种价值诉求和担当。学生身心松绑后如何用真正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来填充“减负”后的“空白”,杜绝教育事业退化的后路,这是更有意义的一个教育话题。因此,从育人本质出发,深刻认识“养育本质”,系统研究“人的成长”,多样化探索“人的相处”,有效建立与“双减”相适应的育人理念、关系模式和思维方法,是“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关键,也是家庭教育发生根本改善的逻辑起点。 
 

(一)“双减”指向家庭教育人文性复归 
 

“双减”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对资本无序介入造成教育乱象的系统治理,是对教育以人为本的使命召唤,也是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教育人文性重建——唤醒、激起和促进精神自立的过程中鼓励和培养儿童的自我教导。家庭教育本身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非正规教育,教育的生活化与生命性不断在全部养育实践中演进:家庭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诠释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家庭娱乐休闲生活体现人性自由、解放、创造与想象;家庭文化生活在无形中涵养生命的精神内核与德性之根;家庭教育生活多沉浸于身体力行的垂范与耳熟能详的教化。而在应试竞争侵蚀下,家庭教育功能变得空前急功近利而本末倒置,“双减”政策客观上有效地保障家庭教育人文性复归,将学生课后时间归还给家庭,让家长真实有效地归位,促使整个家庭教育必须作出应对与改善:更新教育理念,勇于承担养育职能。“减负增效”为家长提出明确的教育目的与手段,且对亲职教育也提出相应学习要求,促使家长清醒认识到:家庭教育是自己的责任,优质陪伴是日常必修课,亲职教育是终身事业。家长需要明确家庭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家庭是讲“情感”的地方,家庭生活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如此,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与相处方式会悄然发生改变,由“唯分数论”到“完整人”培育,由购买培训服务替代监管到坦诚看见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当家长拥有了关怀性思维,亲子关系质量将发生根本改善,从而整体提升家庭教育生态。 
 

(二)“双减”转向家庭教育的内质性成长 
 

“双减”展现出一种着眼于教育本质的深远格局与回归教育规律的常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直接可感触的德育领地,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生活土壤和德性根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不仅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后方保障,更离不开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思维的转变。在教育消费主义与功利主义影响下,整个家庭内卷于分数至上的困局中,长期忽视立德树人的内在育人逻辑,无视儿童道德培育的精神内核成长以及作为内源性动力的情感品质的培育。面向家庭教育的困境,“双减”政策预示着一种内质化转向,量上“减负”背后蕴藏着“增效”“提质”意蕴,减掉机械化低效学习方式与内容,促使基础教育“质”的飞跃——对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高质量要求、对作业品质的优质科学探索、对影响深度学习品质的优化、对教育关系生态化的胜任、对发展性评价的支持以及对终身学习素养的培育。“减负增效”格局提供了一种超越以读、写、算为代表的机械化应试教育变革的思路与方法,它是透过教育乱象的综合治理而通达育人本质的内在机制与根本性保障。“双减”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朴素的教育常识:尊重儿童内质性发展的身心规律,重视人格健康、道德优美、情操高尚对精神成长的内源性支持作用,拒绝急功近利的短视带给成长毁灭性的伤害与匮乏,增进以内质成长为基础的道德、情感、精神层面的培育内容与形式,将外部成绩的关注转向内在品质的淬炼与修养,培育内在强大、道德美好且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为此,家庭教育需要以更深远而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学习,将儿童置身于更大的历史境界、国家格局中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需求,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开放的心态放稳教养的节奏,正视生命成长中的复杂性、能动性与持续性,坚信终身学习素质可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重视非智力品质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长效价值与动力支援。
 

(三)“双减”促发情感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性价值审视
 

“减负增效”倡导下,以往家庭教育遭到冲击与挑战,当今家庭教育势必要面对成长之“阵痛”,“双减”政策试图从外部倒逼家庭教育寻找内在突围路径,由外而内完成自我革新与重构。回归教育根本问题的探寻对家庭教育重构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正是其情感的质量及其表达。”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当我们把家庭生活作为家庭教育开展的现实起点时,情感教育自然就是一个辐射整个家庭教育全程、全域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式。虽然家庭教育与情感教育的专注领域及内在机理不同,但它们可以在同一时空中克服差异与异质,实现共存与互动,表现为保持彼此独立性的融合而“依附”的关系。家庭教育与情感教育有着共通性与联结性,从资源互补方面看,家庭是人类情感最美好最丰富的资源所在地,情感是家庭教育首要解决并且终身直面的话题;家庭教育被赋予天然的情感性与亲缘性优势是情感教育适切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情感教育既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又是家庭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从属性与功能方面看,家庭教育的生活化、关系性与情感教育的感受性、实践性相互交织;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具有培根养土、根深叶茂的功能;情感教育的内质性与人文性同样具有铸魂立根、强基固本的价值;从个体情感发生学来看,情感教育的源头是来自婴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和温暖亲情的熏陶,离不开家庭教育中情感维系与关系建构;而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与矛盾彻底化解需要情感教育的保障与支持。二者是优势互联、资源互补、彼此包容、情感共享。可以说,有温度的家庭教育全程是需要情感深度参与的,情感关系的质量应作为整个家庭教育质量的集中表达,情感生活的质量应是家庭生活质量的主要参照系,情感教育的质量应是家庭教育质量的指向标。因此,家庭教育不能是功利的,而应充分理解和发挥家庭情感教育的功能,关注亲子关系中“亲情之爱”的情感品质与培育路径,不断增进家庭情感教育能力与方式。
 

二、培根铸魂:学校教育全面赋能有温度的家庭教育重构
 

人类自然养育的传统本身就赋予家庭教育天然的情感温度,从根本上讲,家庭教育就是情感教育最充沛而鲜活的领地。而在功利主义观念席卷下,家庭教育温度减退,亲子关系工具化,自然亲情蜕变为道德绑架、利益交易。如此,家庭教育滞后于时代进步与社会文明,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现实能力几乎无法凭借自治完成自我更新与改造。而学校是文明的灯塔,家庭教育重构需要具有专业优势的学校教育促成,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转化为责任,依法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领跑者与深切关怀者。学校教育应全面赋能家庭教育,支持家庭重拾情感教育自信,厚植情感性抚育观念,推广有温度的整体养育实践,勇担传递与建设家庭情感文明的责任。
 

(一)挖掘家庭情感性抚育成长价值,支持家庭重获情感教育自信
 

“双减”之前,过量的教培业介入和“抢占起跑线”营销遮蔽了这样的事实: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培养友善、自信、内心强大、充满好奇心、有持续发展潜能的孩子不在于兴趣班量上的积累,迫在眉睫的是情感教育。学校应积极主张家庭实施“情感性抚育”,遵从内在成长的情感需求,顺势而为,及时精准回应作出自然真诚的情感反应,共同建构温暖、持续而稳定的健康情感交往关系。在认知层面,学校教育应帮助家庭充分解读情感性抚育成长价值,有义务为家庭树立行动指南:只要符合儿童特质与个性发展的,且在正常的情理范围内,家长就可以实施情感性关怀——关心并觉察儿童当下感受与情绪,理解并表达有温度、可感触的情感体验,及时作出适切的情感回应。学校应以多种形式与载体向家庭不断贯彻这种做法的成长价值:协调并优化教养风格与儿童情感体验、当前知识水平及认知发育阶段,促使亲子双方都保持在一个舒适惬意的感受水平上找到“最佳结合点”——不仅呵护儿童认知兴趣,保持对学习的热爱与追求,还实现亲子双方双向成长,彼此找到被认同、被确信的自我感与满足感。在理念上,学校应向家庭传递这样一种坚定信念:肯定父母专注于发挥个人天然的“父母直觉”或“亲情之爱”,以健康而温和的情感来及时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及时觉察、表达与回应儿童的情感状态;积极创设情感和谐的养育环境与人际关系,为儿童情感发育、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做充分成长准备。在实践中,学校教育有责任净化与疏导父母教养过程中的焦灼不安、懊恼负疚,为家庭提炼并渗透丰富多元的情感性抚育方式,以此缓解父母的紧张压力,唤醒对情感性抚育的强烈认同,加持情感教育的自信与能力,以此抵御外界引诱下的能力不足感与无助感。另外,学校应强化父母的情感性理解与关注的实践练习,夯实家庭情感教育基础,强调情感性抚育是天然而先进的教育方式,足以“联结”孩子的大脑,培养他们对探索和学习的终身热爱;给予他们最好的帮助,使他们在学校和成年生活中成长、成才。
 

(二)重视儿童“完整生命”培育,家校合力实现整体教养
 

对个体生命内质性、整全性的理解应是家庭教育的人性起点。生命的理解必须着眼于生命自身的整体性、自主性、超越性以及生命要素之间的张力,由此构成生命的独特价值系统。生命是一个完整的拥有不同优势项目的复杂系统。从教育的立场看,自然躯体生命、情感生命、道德与人格生命以及精神审美生命相互关联,或曰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情感生命相互关联,引导各生命侧度间协调、动态地整体平衡,并使生命有个性、有特点地优质发展,这才是比较完整的生命理解。因此,完整生命的扩充,并非强调生命各侧度同时增长,而是基于儿童强项结合个性品质或学校的特殊情境,发展生命元素中的优先项目或结构。当生命某一侧度获得先行发展时,就能对其他未被扩充的侧度形成张力,最终推动其他方面的成长,达至一个协调平衡的生命。而现实中分裂生命的家庭教育方式每天都在上演:家长希望孩子只带着大脑(精神生命——理性认知)参与学习,身体(自然生命——生理发展)仅作为无关紧要的部分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至于社会化程度(社会生命——社会性发展)和情感体验(情感生命——情感发展)只能指望在学习之外才能允许暂时存在和表现。实际上,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去学习所做的是认知、感受和直觉水平上(习得经验)的统一的学习。它有大量的认知成分——理性以最高速度在工作;它肯定也有感受的成分——好奇、兴奋、热情;它还有经验的成分——谨慎、自我修养、自信、发现时的兴奋。对此,学校教育首当进行观念更新与认知叠加,并且有义务向家庭阐释“完整的人”学习规律:允许一个完整的、具备感受和心智的儿童去学习,并且儿童的学习也会因此得到促进。学校教育应帮助家长树立儿童“整体教养”观:坚持将生命的完整结构、多种发展的可能维度以及生命活动中“完整的人”的全部体验融为一个“整体”,全面理解人的处境、理解人的活动。而这一观念的渗透与接续是需要情感参与的,依靠植入性传播几乎不能抵达人心。它需要家校共同努力从“完整生命”的最大利益出发,建构有共同愿景、内涵式发展的家校共同体,携手致力于优质的家校情感生活来保持优质的家校信任关系,以此保障学校“整体学习”观向家庭“整体教养”的演进与延续。 
 

(三)引领家庭情感文明建设,开创家庭情感教育新境界
 

朱小蔓指出,情感文明既指个人有较高的情感素养、较强的情感能力,也指群体所具有的一种情感氛围,它对身处其中的个体具有在情绪上裹挟性的影响,也可以称其为一种情感文化。具有较高情感文明的团体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关心,相互包容、体谅,可以共度困苦、悲伤而相互激励,其群体对个体是一种支持性的精神环境,而个体则是群体精神性环境的建造者。家庭情感文明程度越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聚合力越强,相互之间的精神支持的力量越大,而且整个家庭情感氛围对家庭成员个体产生的正向、积极的影响也就越大。近年来,资本对教培业的无序介入与疯涨不仅压制了家庭教育理性,扭曲了家庭教育的功能,还为亲子关系平添许多功利色彩,加剧了家庭情感文明的危机。当今“双减”政策与《家庭教育促进法》双管齐下,正是为直面这一危机共同带来了一道“希望”之光,它让不断内卷的家庭按下了暂停键,重新开启亲子关系的实践反思,重新理解家庭中“亲情”的本然与关爱的本质,促使亲子双方都真实、真诚地走进有温度的家庭生活。可见,家庭情感文明不仅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还是将“家事”柔性地转化为“国事”“为国育子”的核心关切。那么,新时代家庭情感文明到底从哪里来?依靠谁来建设?面对当下中国家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家庭情感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学校教育的介入指导与黏合作用。一方面,学校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情感文明建设需要由父母亲历亲为,而对父母的教育正是家庭教育的底层攻坚,应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扩充家庭教育的情感视野,激发情感教育的学习兴趣,强化养成情感文明的习惯,促使父母成为高情感素养的文明人,来保障家庭情感文明的顺利推行。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不能仅满足知识文明的传播,还应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吸纳并融合多元文明的力量,共同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文明建设,探索切合时代发展的情感文明新形态,形成家校社互惠的长效机制,可持续地向家庭输送先进的情感文明理念与实践模式。 
 

三、落地成荫:家校社协同共育有温度的家庭教育生态
 

儿童成长关系到民族未来,家庭始终是儿童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民生福祉的“国事”。因此,面向家庭教育重构,整个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凝聚多方合力,共同致力其赋能增效。幸福的童年来源于温暖的家庭情感生活,儿童健康成长离不开有温度的家庭情感教育。“双减”于家庭教育的持续增效需要在情感教育的关怀下重构家庭教育新秩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坚持三者相互融合、互助互补,协同共创儿童友好型教育生态。 
 

(一)根深固柢:家庭秉持情感教育定力,铸就有温度的情感联结
 

高强度育儿已是当今时代主导的育儿模式。在竞争性养育文化刺激下,父母俨然成为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其投入财力精力的程度成为子女成才的重要杠杆,于是导致教育过分投入且用力过猛,呈现超前消费子女天赋、揠苗助长的教育内卷化。这不仅导致亲子关系工具化、矛盾激增,还加剧了儿童过早地被功利心所驯化,甚至填满整个童年生活与全部心灵,长此以往就会成为没有内心尺度、无价值感、无自主感的“空心人”。家庭教育被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填满,“爱的联结”及“人文关怀”无处安放,但这恰恰是支撑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基础,单纯的功利追逐无法抵御心理危机,支持儿童精神内核的强大才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而强大的精神内核是以富足丰盈的安全感、亲密感作为基础,由积极健康的情感关系涵养而成的,这直接关联于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品质与亲子关系质量。 
 

家庭的存在源于亲情之爱的创生、融合与延续,家庭教育的原点是守住情感根基的品性促成其健康成长,而情感教育全程助力这一使命的达成与更新。因此,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中流砥柱,它既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与手段,更是家庭价值系统的基础与导向。坚持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就要落实在情感教育的实处,坚定地保持情感教育的人文立场,探索情感教育引领家庭教育内质性发展路径。建构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联结是家庭情感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每一位孩子都渴望被爱而联结,但是他们更期待由于真诚友善地表达真实而被尊重与悦纳,他们最希望的是因为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被爱。如果不允许孩子做自己,他们可能就会出现负面行为、心理问题和反社会倾向,甚至犯罪。情感联结是彼此情感吸收和代谢的过程,表现为亲子双方情感理解与融入,其中体验当下感受便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家庭教育中情感联结的能力需要经过练习而积累。首先,家长要学会感受当下的感受,放空思想,进入一种全然静默的状态,这样才能与孩子的情绪感受协调一致,接纳他们的一切感受,尝试与这些感受联结、对话,与孩子一起活在当下。其次,通过亲子谈话,倾听孩子的需要是较为常用的情感联结策略,真诚温和的谈话可以促使家长与孩子很快产生联结,然而现实中的父母更习惯用表面顺理成章的话语将自己的意愿暗藏其中,隐蔽地强加给孩子,造成费力而无效的沟通。但有时彼此静默的陪伴,同样也是情感联结与表达的方式。亲子情感联结不在于招数与技巧如何,更重要的是能否真实地彼此坦诚相见、共情感受、彼此温暖。 
 

(二)专业协同:发挥教师情感教育先锋力量,重构成长型家校新秩序
 

“双减”政策促使教师与家庭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新样态,教师成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者和实践引领者,帮扶家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不仅可以为家庭坚定情感教育方向筑牢理论认知与思维方式,还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分享带给家庭更优质、更适切的情感教育实践模式与操作方案。做有温度的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教师对情感教育“源头”导向功能与“活水”注入治理功效,确信教师是家庭情感教育专业化引领的重要“源泉”,赋予教师指导家庭情感教育的专业使命。相信教师有责任促进家庭健康成长,有义务推进家庭教育良序发展,有能力向家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有智慧引导家庭情感性关系的建构。鼓励教师为家庭教育积极可为与主动有为,促进教师躬身入局,自觉于家庭教育问题专业化疏导。明确教师是重建家校共育新秩序的先锋军,教师主导着家校共育的情感价值方向,以情感教育方式共筑相互理解彼此支持的新型成长关系。“双减”落地,家校新秩序需要回归到儿童成长本质上。教师要明确一切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最终要交给成长型思维来解决,而成长型思维的持续注入需要情感因素的支持与巩固,如温暖的情感体验、人文的情感表达、健康的情感习惯以及关怀型情感关系等。厚植家校共育成长型思维需要情感教育价值指标的持续介入——教师与家长的内心是否足够包容一切成长的节奏,是否愿意静待成长的一切可能,是否坚守以爱育爱、以情育情的用心陪伴。如此,以坚守情感教育的定力换回儿童成长的“红利”,收获成长潜在的情感力量与精神价值。这就意味着教师传递给家庭的不仅仅是学习的任务,更应是情感教育的理念与方式,一种过温暖而幸福家庭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相处方式,促进家庭更像家庭,而越有温度的家庭教育越有利于儿童成长。 
 

(三)展望未来:迈向共情时代的家校社共育,共筑儿童友好教育生态
 

“共情”作为人类特有的机制,将“我”成为“我们”,是一切社会关系保持人性温度的源泉,它强调协同合作和社会责任,关注的不再是能从社会中攫取多少物质财富,而是如何将社会力量整合在一起,如何让我们乐于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因此,“共情”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宏大主题。人类共情对社会关系的贡献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培育人性,充分运用人类共情禀赋,建设共同福祉与共同愿景,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教育被视为社会公共事业,人人有责任参与其中、多领域协同促进形成集体合力,全方位合作实现公共关怀与道德担当,共建教育的可持续的未来。“共情”机制有效而稳定地保证了教育的公共性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实际上,教育必须服务于所有人的公共利益,“双减”政策落地正是政府关注教育的公共福利,监管和保护教育不被商业化,不允许市场进一步阻碍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及社会公共事业的实现。而社会“共情”机制将对人民福祉的公共关怀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汇聚社会文明合力,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人类情感文明进步。
 

家庭教育需要以多方联合的方式达成共赢。良政善举,立法先行。“双减”落地后,国家密集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正式进入公共服务体系,以家校社协同促进为表征的教育新秩序亟待建立——集全社会合力共同致力的教育生态。发挥社会教化功能有效保障家庭情感教育常态,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建构以“儿童友好”为特征的辐射儿童发展全景的“家校社共情体”,是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具体化和实际行动。家校社三者应各尽所能,吸收并整合“共情”理论与实践资源,坚持联合培育、整体最优的教育生态理念以及情感教育为载体的情感文明育人观。社会及社区教育应积极投入建设儿童友好社会环境,采用丰富的资源及多元化的路径,汇聚集体智慧与人文关爱,共同开拓儿童教育生态环境时空。家庭应守住情感教育根基,增强教育胜任力与自治力,自觉营造积极的情感教养环境,整合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顺应儿童潜能进行整体养育。学校应充分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将教育引向社会、导入家庭,开发社会与家庭的教育资源,建构两者的互惠互助共情模式,全面提升社会与家庭的生活品质。以情感的纽带打通儿童成长时空的壁垒,充分发挥互通有无、各取所长的整体育人生态圈的辐射功能,开“风气之先河”,孵化全民参与其中的“情感文明”火种,引领整个社会道德成长。 

 

结语: 

“双减”政策无疑是史上最高规格的向教育负面力量的一次“应战”,纯正的教育信念、正向的教育理想、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美好的教育生活这些都是我们期待“双减”后时代馈赠儿童和家庭的“成长的礼物”。但如何让他们的“内在秩序”真诚地回归到立德树人、素养为本的教育新常态中?这一“内质性转化”的机制到底距离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还有多远?“双减”不能成为权宜之计、缓冲之计,我们相信,在真诚于人的理解与感受之处施力增能才最有效,这也是与儿童站在一起并协同前行的“双减”根治之路、长治之路。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