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风采展示 > 县(市•区) >

沿着黄河走古城 ——山东省实验中学古文字学社活动掠影

时间:2024-04-30 11:24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冯子琪 易鑫 魏海政 点击:

 
  4月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春风和煦,草木萌发。山东省实验中学古文字学社的学生们在学校传统文化工作室李鸿杰、马婷婷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临淄区齐都镇的齐故城遗址,进行“沿着黄河走古城”活动第六站的考察实践。
 
  “高台为什么建在这里?王宫在哪个位置?”学生们站在桓公台上向远处眺望,李鸿杰对齐故城遗址的讲解,引发了学生们对古时统治秩序的思考。
 
  “沿着黄河走古城”活动是山东省实验中学传统文化课程的一部分。2006年,山东省实验中学开设“汉字文化”校本课程,通过对汉字字源的追溯以及对历代社会用字情况的探究,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基础上,学校成立古文字学社,实现课程与社团的互动。2021年,社团开展“西汉临淄封泥文字研究”,让学生对汉字的历史应用有了更细致的认识。
 
  2023年3月,经过多方调研论证,课程走出了教室,走向了广阔天地。以“传说、历史与变迁”为主题,以西汉临淄封泥文字中出现的今黄河山东段沿线的汉代故城名称为线索,古文字学社的老师团队带领学生们先后探访了东平陵(章丘)、牟城(莱芜)、嬴城(莱芜)、历城(历下)、卢城(长清)等西汉时期济南地区及周边古城遗址。
 
  每探访一个地方,大家都要提前一个月做准备,老师们负责踩点、协调,学生们则分组进行文献资料查询、现场讲解、报告写作。在一次次的探访中,学生们从听到踊跃提问,再到主动讲,脚下有路,眼中有光。“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越来越能感受到孩子们对探究历史的热忱。”李鸿杰说。
 
  “近距离观察夯土、城墙、高台这些建筑结构时,历史在我脑中就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了。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对于丰富我的知识储备起到了很大帮助,也让我更加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高二(8)班学生何若禹说。
 
  播撒热爱中华文明和家乡文化的种子,让学生到历史遗迹中去认识自己的家乡,这也是山东省实验中学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多年以来坚持的办学理念。“让学生们在多种尝试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是我们教育人的目标和责任。”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方奎明看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就是要搭建多元成长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成长的可能性,“从兴趣出发,从研究入手,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