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美家庭 > 育儿分享 >

志愿是考生的,不是家长的

时间:2018-06-25 15:47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网络 点击:
  既然是填报考生志愿,那就要最大限度地反映考生自己的志趣和意愿,如果担心他们做不出好的选择,那就从一点一滴开始,把教育工作做到前面,让他们学会了解自己,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最近几天,很多省份陆续公布了高考成绩,接下来的流程就是填报志愿了。虽说字面上的“志愿”代表着考生个人的志趣和意愿,但最终的选择往往不是考生自己能够决定的,甚至有些志愿体现的只是家长替考生做出的选择。

  家长们“为孩子好”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看到这些平均年龄已然成年的考生,依然无法做出本应由他们独立做出的选择,确实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填报志愿能力的缺失,既反映了考生独立自主能力的缺失,背后更有着长期以来教育理念方面的扭曲。对于一个人来说,接受教育并取得好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别因为过度的呵护,让本已成年的人却仍未形成能够对自己负责的独立人格。

  尽管不能排除部分考生完全是出于自己意愿“放开了报”,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家长要比考生对志愿更有“发言权”。回顾往年填报志愿时的情形,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咨询,家长也往往比考生更加积极。就算是入学之后,谈起当初怎么选的专业,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家里人帮我报的”。于是在很多时候,报考学校或专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有当下的热门专业,有未来前景可期的专业,有身边成功者选过的专业,有未来就业时家里人能帮得上忙的专业……独独缺少了一个关键的因素,考生自己的志趣与意愿。

  无论是“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还是对“选错专业”的担忧,里面包含的常常是功利性的因素,这就等于默认,很多考生没有也不必有自己的真正“志愿”,这与考生的年龄或应有的成熟度是不匹配的。一般说来,高中毕业生大多接近或已满18岁,在法律意义上都已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像考大学报志愿这样的事,他们本应有权也有能力独立做主。相比替孩子做主,家长选择放手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如果放不下或放不开,只能说明在这18年里,家长们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家长做主填报志愿反映出扭曲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充斥着过多的以短期成绩为主的功利考量,却忽视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由“填志愿”的无能延伸开来,这就更好理解为什么大学生中会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法律上的成年人,却仍旧需要社会各方面像对待中小学生那样给予特殊保护。就拿“校园贷”这个老问题来说,无非是一群无法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的“孩子”,遇到了别有用心的人。

  从中不难看出,对孩子的干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最起码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既然是填报考生志愿,那就要最大限度地反映考生自己的志趣和意愿,如果担心他们做不出好的选择,那就从一点一滴开始,把教育工作做到前面,让他们学会了解自己,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能力。眼下很多省份在做高考改革,类似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或是统考中打破文理分科,都是引导考生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而不是临到关头不知所措。相比卷面成绩的高低,独立自主的能力才是对未来发展最有帮助的能力。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