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美家庭 > 育儿分享 >

兴趣培养 创设环境让孩子自己选择

时间:2018-12-25 15:15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杰西卡 点击: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关于上兴趣班的话题,父母们基本上分为三大阵营:鸡血的、佛系的和摇摆系的。
 
  “鸡血妈妈”A的女儿5岁,周末两天需要连赶5个兴趣班,经常在车上解决午饭、午睡问题。工作日晚上也不休息。可以说,整个家庭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兴趣班了,而且还要到处参赛。
 
  “佛系妈妈”B的儿子4岁,至今一个兴趣班都没报。她在同事和朋友中算是个“外星人”,经常有人好心提醒,说以后她会后悔的。
 
  “摇摆型家长”C前几天看到A发的朋友圈,她女儿去青岛参加平衡车比赛,摔倒继续爬起参赛,最后获得小组第三名的成绩。她就联想到自己4岁的女儿,一遇到困难就大哭放弃,立马觉得“体育真的可以锻炼意志”,觉得有必要给孩子报兴趣班。
 
  不过没过几天,她又会动摇,原因就是看了B的朋友圈,B自己在家琢磨,儿子竟然也对认字、算数感兴趣了,C又觉得也许在家创造条件也可以。毕竟兴趣班需要的财力、交通和时间成本,而她自问又做不到像A那样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生活。
 
  关于孩子是否上兴趣班,我有自己的思路。
 
  早教不等于早教班
 
  很多父母在孩子三四岁时会开始琢磨让他去学一门乐器,然后根据最热门的乐器报班。在此,大部分家庭出现了启蒙断层。因为,很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创设音乐环境。试想,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体会过音乐之美,或者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过“耳朵启蒙”,他怎么可能在需要报兴趣班时就马上爱上音乐呢?
 
  任何学习对孩子来说一开始都是困难的,但可以让孩子坚持下去的,就是生命之初他体会到的那些美,那些闪闪发光的记忆,这会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愿意坚持。
 
  这就是3岁前的关键,打开眼界,不要用我们的认知去局限,在每个家庭的能力范围之内,把世界尽可能多的选项展现给孩子。而且永远记得,早教不等于早教班,我们可以选择带孩子去参加音乐早教班,但也完全可以在家创造音乐环境。
 
  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看过世界的人才有世界观,见过世面的人才有兴趣可言。
 
  学会选择,积累“做成”的感觉
 
  在孩子3~6岁这个阶段,不少父母会给孩子报兴趣班。但是,它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家长的焦虑。不管报一个、两个还是全部都报了,还是会想:足够了吗?这些够好了吗?
 
  这样的状态本身就让家长进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开始用“做什么”“做多少”来定义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质量。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焦虑,就不断跟风去报兴趣班,而孩子则是不断半途而废。这样折腾几年,不少父母就开始彻底放弃了,“我试过了,我孩子都没兴趣”。
 
  这是非常可怕的“清单式”育儿,我们把养育孩子变成了完成纸上的一个一个小任务,以为任务勾完就好了。但效果并不好,因此,家长要多思考现在给予孩子的体验,能如何帮助他们构建“人之为人”的那些品质,这才是孩子未来核心的竞争力。
 
  3岁前体验丰富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一定有好多好多兴趣班都想去上。这时,千万不要喜出望外一一报名,也不要总是打击孩子,而是花时间聆听孩子想去的原因,帮助孩子分析他的情况,评估这些兴趣班的特点,带着孩子一起做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孩子一个一辈子的技能,“不是其他人都做了,我们就要做。即使最终我们的选择和其他人一样,但是我们自己清楚,我的选择动机是从自己出发的。”
 
  当一个孩子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如何”做“我的”决定,他长大后就会更加清晰地发现内心的热爱,而不被滚滚大流推着走。
 
  作出选择后,家长要尽可能地支持孩子,让孩子郑重其事地对待学习,支持鼓励孩子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且让他体会“过程也许很难,但是坚持下来的回报很大”的感受。
 
  如果说3岁前是随心所欲地体验了解,那么3岁后需要培养的就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发展学习的能力。有了态度和能力,以后只要想学,学什么都不会差。那些现在看似的“错过”,将来反而会变成“加速度”。(杰西卡 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 育儿专家,着有《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