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官网! 官方微信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指导 > 知子花教育 >

“熊孩子”也是遗传的?没错,就是父母的“锅”

来源:知子花教育
类型:父母成长

下班回家,等电梯的空闲,同楼内两位年轻的妈妈正在心急如焚般地“吐槽”自家宝贝:

 

A:“我家乐乐自从上了三年级,越来越不听话了,老是喜欢打人,和同学一块玩,一不顺气脾气上来就甩手打人,今天我又被他们老师叫了过去,一学期要被叫去四五回,愁死我了。”

 

B:“我家孩子最近也不让人省心,和同学关系不好,口无遮拦,总是把人家说得直哭,家长会上弄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人家孩子家长解释。这不懂事的劲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平时给她惯坏了。”

 

A:“乐乐,我们倒是没惯着他,每次捅事儿,他爸爸都是一通惩罚,打也打过,批评也批评过,但还是没用,过几天照样犯错。不过这孩子性格倒是挺像我——爱管事儿,你说会不会是这也影响了他。”

 

一句话,她们面临的困扰就是自家孩子喜欢打骂其他同学。

 

当我们气急败坏地批评、指责孩子打人的时候,当我们为此着急上火、焦虑不堪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一句很庸俗的话——“龙生龙,凤生凤”。正是它导致了我们的孩子成为了“无辜者”,而我们却从未意识到这一点。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包括攻击性,50%左右都来自遗传。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就发现,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有重要的遗传学基础,遗传因素可以解释攻击行为50%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心理学家发现,可遗传的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是影响攻击行为的重要基因。

 

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熊孩子的暴脾气、敏感、冲动等具有攻击倾向的个人特质,都有可能随着基因而遗传给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正如上文A妈妈猜测的那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严肃看待“行为遗传”这一科学现实,觉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成为“熊家长”。

 

孩子从出生便不由自主地会携带父母不好的基因,而这或许并非完全是您的错,也有可能是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爸爸妈妈的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功能再强大,很大程度上也不能完全对抗基因的作用,我们只能选择顺从、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也是受害者。

 

我们只能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包容,而不是任由不良基因的肆虐,却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这样我们便是名副其实的自私自利、毫不负责的熊家长啦。

 

既然基因的功能如此强大,那么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养环境、孩子的生活环境对熊孩子的“坏脾气”没有多大影响了呢?

 

NO!我们的家长万不能忽视另外50%的影响——教育环境,这不仅仅是常识,更是经过科学家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的,而这一点也是我们父母能够为孩子做的最多的地方。

 

因此,解决孩子爱“打人”的问题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辨别孩子天性
 
 

 

如果孩子从小就喜欢“招惹”他人,一直持续到小学,甚至四五年级,那么家长就需要反思:是否孩子是遗传了你的“坏脾气”。

 

若是如此,我们要在给予孩子更多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孩子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游戏,比如象棋、书法、画画等有助于培养孩子安定、平和之心的活动。同时,在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及时鼓励与表扬,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

 

以这些良好的活动来对孩子进行训练或许是我们能够做的对自己“坏脾气”遗传基因最好的“改造”方式。而这一方法更适合于孩子尚未形成稳定人格、价值观的儿童期,特别是在自我意识尚未萌芽的四、五年级之前的时期。

 

 
觉察孩子心理需求
 
 

 

在小学低龄学段,有的孩子平时就很少得到父母、老师的关心,那么他们就会通过“打人”这一特立独行的行为来吸引父母、老师的注意,得到老师的关怀。这或许不代表孩子就是攻击倾向者,却也有“习惯成自然”的可能性。

 

在小学高龄学段,很多孩子打人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反应,也许是小伙伴的某一行为(例如,嘲笑、排斥、不顺从等)将要打破自己的掌控感、尊严感、价值感,处于自我意识萌芽时期的他们更需要这些方面的满足,所以孩子会为了“保护自我”而做出攻击行为。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收回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偏差思想,从发号施令者转变为一个良好的“听众”。孩子“犯错”,我们要先听听孩子的说法,或许是确实是他做错了,或许他也着实委屈。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给予孩子关心,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意见。

 

另一方面,我们要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孩子打人,我们要学会从“控制”到“参与”地解决问题,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处理事情时有一个处事、处世、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对于不当的思维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健全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降低不良环境影响
 
 

 

孩子的行为处事多源自于对周围环境的模仿学习。当孩子出现喜欢“打人”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否受到了身边人、电影、电视等环境的不良影响(激进、暴力等)。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长时间观看含有暴力成分的电视或玩暴力性的游戏会造成儿童对暴力的“心理脱敏”(对暴力的敏感度降低),甚至导致模仿性犯罪。这对于心智尚未成熟,三观、人格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是致命的误导。

 

缺乏分辨能力是孩子的弱势,家长一定不要过分放纵孩子,任由他们“胡作非为”、“起飞、上天”。这很可能会大大增加孩子习得这些潜在暴力倾向的机会。

 

所以,一方面,妈妈们要让孩子远离那些富含暴力成分的影视“危险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觉察自身、周围人的言行举止、行为处事是否有急躁、粗暴的倾向,并及时杜绝、修正,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

 

孩子的攻击行为不仅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更有着父母遗传的影子,一切皆与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勿出现“先天不足,后天却又不弥补”的反人性的教子现象。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尊重,读懂孩子的需求;适当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带领孩子参与安静、平和的活动,培养孩子积极的处事习惯。

 

这不仅完善了我们不健康的教养方式,也修正了我们不良的“行为基因”,让孩子的积极行为形成稳定的特质,为他们良好“行为基因”的遗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分享按钮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